不过,这些都不成为不保护古建筑的理由。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,成都彭州老城南中究竟有多少建筑是有保护价值的,是古建筑。四川成都古建筑应该比比皆是,但是朝代更换伴随的往往是战争,战争的破坏性大家可想而知。
然而,古建筑的保护却成了一个难题。尤其在四川,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,保护古建筑与开发新土地之间存在了一定的矛盾。是照搬国外的所谓先进经验全部保留,还是另辟一条新的保护之路呢?
木构架结构虽有很多优点,例如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,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,有利于防震、抗震等。但其弊端也相当明显,由于建筑多采用木质建筑材料,注 重雕刻镂空,因此不宜清扫,在抗腐蚀性、隔热性等方面表现比较差,使用寿命相对较短,这就需要在古建筑保护中进行大量的维修、保养。
穿斗式则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。分别有抬梁、穿斗、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。抬梁式更多被宫殿、坛庙、寺院等大型建筑物采用。成都彭州的很多古建筑是砖木结构,由立柱、横梁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,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,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。
而且,由于彭州市在规划上并没有提前量,古建筑又相对分散,无法集中形成旧城加以保护。看来,四川古建筑的保护只能走一条新的道路。即区别对待,对于确实有重点历史价值和文物意义的建筑采取保留,修缮。
于是,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破墙开店,看到了更多的违章搭建,看到了更多的私拉电线,也看到了一个更加破败的老城南。在拆迁之前,为何没有人来及时制止,为何没有人来大声疾呼,任由这些建筑遭到蹂躏。
然而,古建筑的维修毕竟是耗资巨大的,结合四川财政支出的局限,古建筑的保护经费远远不能达到*根本的需求,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保护形成了很大的制约和影响。
而对于那些居住区,则可择地建立一个模仿式的风貌区,而并不需要特地全部保留。毕竟,那些建筑也许根本没有保留的价值,而且也要考虑到居住在其中的居民的实际状况。